精準品質 高效保證 趙李橋茶廠擬技術改造占領保健茶和快消品市場
2016年3月2日上午,湖北省供銷社黨組成員、監事會主任蘇澤文、省農資集團副書記黃發禮、咸寧供銷社趙顯院主任一行來湖北省趙李橋茶廠有限責任公司調研,公司副董事長張作然、執行董事李云、總經理王冬陽、副總經理甘多平、鄧乘風等陪同,就公司關于技術設備改造等問題召開了專題研討會議。
公司總經理王冬陽首先向蘇澤文一行介紹了趙李橋茶廠機械化生產發展史。據歷史記載,1863年俄商李特維諾夫直接來華投資,“川”字牌磚茶實施機械化生產,開創中國近代第一工廠。俄國十月革命后,俄商通過與旅蒙、俄大商號“大盛魁”合作,從德國購來一臺舊火車頭運至鄂南作為動力機器經改造壓制茶磚用,從此,羊樓洞的磚茶加工由手工作坊式變成了半機械化。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工業革命,“火車頭”圖案被壓印在磚茶表面上,“火車頭”商號誕生。茶廠成立至今,有過數次大小不同的技術和設備改進情況。1954年,發明冷裝斗模壓制方法,復制工藝實行機械化。1971年7月15日,“六機一線”聯裝工程峻工,磚茶生產機械化程度大為增強。在2013年,更是斥資5000萬對公司進行大換血,生產線由原來兩條拓寬到現在的四條,同時也購買了色選機等現代化加工設備,并對廠房、辦公區域、員工招待所等地域也進行了重建、翻新,不但降低了工人們的勞動強度,而且創造了更良好的生產環境。
湖北省供銷社主任蘇澤文在會上指出,技術設備改造的最終目的是提升食品生產安全,要求公司成立技術改造專班,將技術改造與廠容廠貌整治、當地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和整體發展規劃結合起來,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加綠色環保和健康方便的放心茶。
研討會現場蘇澤文主任(左三)與大家探討公司改造方案
經過討論和聽取建議,公司將在不改變百年老企內涵基礎上,為公司傳統產品和未來新產品的生產提供精準品質和高效保證,公司機械設備改造計劃分三步走:
一是對有歷史意義的原老舊設備進行封存和保養以見證湖北青磚茶的發展史;
二是對現有技術和設備進一步改進;
三是引進國內外更先進的現代化設備,提高生產產能和相關提取技術,為生產保健茶和快消品茶提前做好后勤準備。
與會的湖北農資集團負責人、主要股東代表、公司技術骨干、咸寧市供銷社、赤壁市供銷社主要領導就以上改造規劃達成共識。希望公司繼續保持在青磚茶行業中的龍頭地位,一如既往為湖北青磚茶、米磚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